在结束本文之前,我想再深入地谈两点看法。
(《时代周报》2011年11月17日) 进入专题: 温州民间借贷 。了解市场经济发展史的人知道,最早的金融发展为近代意义上的信托产业,在欧洲始自于中世纪的教会。
该负责人还指出,要对民间借贷的潜在风险进行必要提示,使公众清醒认识到高收益潜藏的高风险,防止发生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引发风险事件。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任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创办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民间借贷阳光化。资本逐利楼市、股市等领域逐利,更在吸食中国制造业的更多财富。例如慈善就是一种可以免于被强制的道德。
只有这样,一个具有节制精神的企业家群体才能生成。另一方面,这意味着企业公民精神的进一步衰落。只有一个数据是强势的。
地方政府实际垄断了土地的供应权,这个产业不能给中国社会提供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也没有能力带动中国出口的上升。(《新商务周刊》2013年第8期、第10期) 进入专题: 信贷投资 。对经济的分析,必须进入就事论事的细节中去,谈具体的某项投资会得到什么结果。对此,财政部称,制约后几个月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仍然较多,主要受工业增加值增长趋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企业效益下滑、房地产成交量下降以及实施结构性减税等影响。
央行4月11日则公布了《201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其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5个和1.9个百分点。央行此前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97.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
与此相反,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为6074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房地产相关税收贡献显著。哪个更真实,我们不难判断。这就让人怀疑,地方政府是不是从国有银行借新钱还老债,也就是地方存在及其严重的债务危机,他们打着新型城镇化的名义为过去的不良发展模式埋单。另,财政部5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4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为1.14万亿元,同比增长6.1%。
对此,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的7.7%中,最终消费贡献了4.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贡献了2.3个百分点。道理在于,春节正好处于第一季度。这组数据,则明显能够看到为什么我们的购买能力越来越弱。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官方数据,第一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7%,增幅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7.9%。
消费数据方面,据5月14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4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8%,而3月份的同比名义增幅为12.6%,这一轻微反弹得益于汽车销售加快增长和接近4月底时中国消费者大举购买黄金。今年以来,中央财政收入已经连续下跌。
由于以户籍制度捆绑了公民权,其主要功能就是无底洞般地吸纳各行各业的投资和消费,在根子上伤害乃至摧毁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就让人担心第一季度的内需高峰之后,接下去如何拉动投资。
看来,大规模投资并没有带来既往那么多的经济业绩。根据3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变动情况数据,与上月相比,66个城市房价在上涨,北京和广州涨幅最高(为3.1%),持平的城市三个,只有一个下跌。2013年上半年的增长数据有些折磨人。官方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同比升幅从2月份的3.2%回落至2.1%,可是阿里巴巴根据网上交易情况编制的互联网购物价格指数显示,2月份物价同比上涨了10.6%。这位发言人的说法应该是合乎事实的。焦点是房地产市场的数据。
根据中国人的传统,尤其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广大农村,第一季度向来是内需高峰期。房地产给政府提供的收入是卖地收入。
1月1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首页头条就是James T. Areddy 和Tom Orlik联合写作的增速放缓暗示中国经济光环消褪一开头就说,尽管中国政府已采取措施来回收流动性,但信贷的大幅扩张使中国的新领导层面临难题:如果为避免坏账危机而采取力度过猛的措施,可能会威胁到刚有起色的经济复苏。大约在去年年中,在对2008年四万亿投资的批评声浪中,财经类媒体铺天盖地地指责,如今甚至进行了7万亿的投资,恐怕2009年类似温州借贷危机这样的悲剧再演。
由于城镇化被加剧,两个庞大的数据产生了:金融机构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增至1.06万亿元,高于2月份的6200亿元。地方其他税种收入情况显示,契税同比增速最快,达到69.2%,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速其次,达到30.5%。
不过,来自经济结构的制度经济分析则是比较确定的。4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该报驻北京记者欧阳德的文章中国地方债已经失控:如今中国各省、市、县和村的债务总额介于10万亿至20万亿元人民币(1.6万亿至3.2万亿美元)之间,在规模上相当于中国经济的20%至40%。湖北省则是获得了农行不少于1000亿元的人民币意向性授信额度。重点在于2013年是新型城镇化大规模被鼓吹并试图隆重落实的元年。
而在投资的效果方面,有个符合经济学家气质的政府业绩解读办法。由此,4月9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Fitch)将中国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从AA-调降至A+(这是1999年以来国际评级机构首次这么做),穆迪(Moodys)则将中国评级展望从正面下调为稳定。
例如上述投资,我们暂时还无法判断会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业绩,只能说当前投资规模空前加大。这以意味着长期以来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的结果完全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大举购买黄金反映了居民对当前M2过分增长的逃避和投资渠道不足的无奈之情。3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总计人民币2.54万亿元,高于2月份的1.07万亿元,仅略低于1月份的历史最高水平。
例如,今年3月用电量仅较上年同期增长1.9%,足以证明企业开工不足。令业内人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是当前66城市的房价仍在上涨。房地产的实质是消费而不是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远在边疆的新疆喀什、霍尔果斯则获得了多家银行的600亿元授信额度。
但中央财政收入为5357亿元,同比下降2.2%。由于对一些统计数据(例如GDP,外贸增长数字)的深刻不信任,应该关注银行信贷、用电量及铁路货运量这三项数据,尤其是后两者的数据。
这些资金,很大一部分直接进入了市政建设和城镇化投资中去土地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农民哪里征地。
这场旷日持久大争论,实质上是创造需求抑或创造供给,加强何者管理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争论。这些意识形态谱系与时代的简要划分,就隐含着在需求与供给这一经济学的精髓之外,还存有一个政府与市场的经济学的精髓。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